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433818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外资讯正文

“德国制造”光环失色 竞争无力排名下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2 来源:“德欧华商”公众号 浏览次数:600

近日,根据德国《星期日世界报》,爱德曼公关公司《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公布消息称,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全球发达经济体对德国公司的信任度下降了15%,下降到44%。

“德国制造”光环失色 竞争无力排名下滑

长期以来,“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一直备受推崇、风光无限,德国也由此成为高品质制造的“专业基地”。只要是德国出产的产品,就一定会被自动烙上“品质保障”标签,进而成为“畅销品牌”。

De

"德国制造”在中国的神奇传说

在中国,民众对“德国制造”非常推崇,流传着不少德国制造的“神话”。例如:

1、青岛不怕涝,全靠德国百年排水设施:

山东青岛号称“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为什么呢?据说是因为德国曾在占领青岛期间,修建了先进的地下排水设施,即便时过境迁,但“德国制造”绝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更有传言说,青岛下水道不仅质量过硬,而且特别宽敞,宽敞到都可以跑大卡车!而且,当年德国人为了方便后来维修,特意用油纸包裹备用件存放在下水道里的小仓库中。

“德国制造”光环失色 竞争无力排名下滑

2、兰州中山桥 百年铁桥依旧畅通无阻:

兰州中山桥是112年前德国修建的大铁桥。有报道称,德国工程师曾立下“保固80年”的字据,也足见德国人对其工程品质的自信。而且,2007年铁桥100岁的时候,兰州市政府还收到来自修建铁桥设计师家族的一封信和邮包,表示中山桥的使用年限已到,提醒城市管理部门进行维护保养,同时还寄来了部分维修的配件样品。这次,“德国制造”又火了一把。

“德国制造”光环失色 竞争无力排名下滑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德国在中国修建的各类工程被赋予“神话色彩”。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先来说青岛排水装置。曾有记者专程到青岛实地调查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建,曾经德国人修建的排水管网早已不能满足如今青岛排水的需求,绝大部分都是经过翻建和整修的新管网,现在正常使用的德国建排水管网不足3公里,大约只占到全城排水管网的千分之一。另外,地下排水管网都是混凝土和陶瓷建造的,更不能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德国人留下来的零部件。

虽说这个“神话”被吹嘘得过于传奇,不过,德国人当时“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理”的理念却在100多年后,依旧影响着中国很多城市的排水建设。所以,实际上不是德国人修建的排水网造福青岛,而是德国先进的排水理念给青岛人更多的启迪。

再来说说兰州铁桥。据了解,中山桥建成之后,中国工程师也曾多次对铁桥进行维护和整修。比如:1954年,国家曾拨款60万元对铁桥进行维修和加固;2004年,兰州市政府曾投资500万又进行过一次维修加固,同时铁桥也由行车桥变成了步行桥;之后在2010年,兰州市对铁桥再次进行加固,桥体抬升1.2米,恢复通车;2013年,为了保障行人和游客安全,保护国家重点文物,铁桥再次禁止机动车通行。所以,即便有“德国制造”也离不开中国人长期以来的精心维护。

De

“德国制造”的前世今生

那么,为什么“德国制造”让人如此赞不绝口呢?到底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德国制造”光环失色 竞争无力排名下滑

“德国制造”最初是指德国进口的商品,在成为世界翘楚之前,“德国制造”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制造”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人命名的。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的德国进口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的字样,这可不是“盲目崇拜”,而是英国人为了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专门为德国产品设定的“专用词”。这样带有“讽刺和侮辱”的标签,成为激励德国人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驱动力。

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德国制造的产品已经享誉世界,并跻身全球高品质产品行列,比如为人所熟知的西门子、宝马、奔驰、阿迪达斯等等。德国人对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严谨与专注,也成为全世界学习的标杆,中国人还给这样的精神贴上了“工匠精神”的标签,并将这个标签作为学习的榜样。

“德国制造”的励志故事,不由让人想到多次备受诟病的“中国制造”,在西方国家人眼里,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常常与劣质产品、廉价产品挂钩,让“中国制造”长时间在世界舞台上无法抬头挺胸。

然而现如今,这样的境况即将逐渐转变。随着全国制造业的不断精进和发展,中国很多产品已经成为西方各国人民追捧的对象,比如手机、无人机、机器人、电动汽车、新材料制造等等。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颁布以来,“中国制造”正逐渐转向“中国精造”和“中国智造”,“中国制造”的劣质印象正逐渐成为历史,甚至开始挑战“德国制造”。

如今,德国媒体又爆“德国制造”声誉下滑的猛料,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国制造”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报道中写道,在德国每二分之一的工业工作场所,以及每三分之一的工作岗位都依赖着出口行业。然而,近年来,德国丑闻不断,汽车“柴油门事件”沸沸扬扬、企业腐败频频被揭,食品药品行业也是丑闻连连。

这些源源不断的负面新闻正消耗着全球人民对“德国制造”的信心和忠诚度。报导中还提到,爱德曼公司在7月22日-8月5日期间,在8个国家各寻找1000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德国制造”在美国受损最严重,很多潜在客户在购买德国产品时都表示犹豫;英国人也表示,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德国产品;就连德国人自己都不愿意购买德国产品。只有中国等新兴市场上,“德国制造”还保持着原有的“高姿态”。

De

竞争力下滑 技术创新落后

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中,德国是最大的失败者。在世界最有价值的100强企业中,德国只有一个SAP入选,排名第58。在前10强国家中,新加坡排第1,德国从第3位降到第7位。德国真的就这么差吗?

Duisburg-Essen 大学Mercator管理学院内部管理专业客座教授Marc Eulerich博士在接受采访中就德国经济的摩托引擎究竟在哪里卡壳了做了分析。

教授认为,每个经济部门都有一个“关键技术”,这个是最能给经济竞争能力提供助力的技术,特别是软件和IT支撑的技术,如区块链,密码学, 算法, 人工智能等。

德国企业在个别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未来的技术中部分地落后了。比如个人和公司用的无人机最大供货商是中国的DJI,它是整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多年来都在说,德国技术在亚洲被复制,质量差。但现在情况变了,中国今天在许多未来的行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或与美国齐头并进,如在机器人方面。

德国到底还是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可触摸”的技术将继续保持其位置,如机械制造及持久性。如汽车和飞机的传动装置,以及能改善生产技术的的机器。经济排名常常会引起混乱。在2019年的最有价值的100强中,德国的SAP排名第58,但营业额增加最多的是大众集团。营业额是企业成绩的一个表现,大众集团盈利好,但不表明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有价值,或有未来价值。

De

问题多,创业精神乏在

宏观经济因素方面,如基础设施、健康、教育体系、劳工市场和稳定的总体框架条件等方面,德国都有新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对其未来的能力评级差。如道路和高速公路负担大,铁路交通也如是。空中交通在国际上的排名也不特别好,专业人士缺乏,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仍落后。

传统德国不喜欢冒险,创业的篱笆比美国高许多。美国的许多教授在受支持的大学系统中,成立三、四个公司,也许只有一个成功,但没关系,不被看作是缺陷;可在德国,“破产”就是一个污名。

政治框架导致没有在创新能力上投资,未来会得到报复。德国有很好的研究者和企业,但在经济现实中常常会难以施展。大学需要勇气和框架条件,考虑如何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学生是否有准备。德国和欧洲长期的强势地位已受到威胁。

德国中等企业中还是有杰出的企业的,如ABUS, Dornbracht 或 Kostal等。但全球化的趋势会有可能让外国的企业把他们吞并,如机器人生产商Kuka就被中国的投资者接手。

“德国制造”光环失色 竞争无力排名下滑

另外的挑战就是作茧自缚,好的技术被说坏了,如柴油门事件,让德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大打折扣。美国特拉斯现在成为电动汽车时代的榜样,其他国家也纷纷搭上电动时代快车。而德国一方面政府支持不够,电池充电桩数量小;另一方面,对电池电厂在环保问题上存在争议,所以一直没有大的进展。

此外,德国光缆纤维的网络连接排在第72位,宽带在第58位。看上去,德国好像真的快不行了。不过,专家们还是认为要有信心,跟随趋势,看到强势,建立自己的强项,教育系统与时俱进,企业要在科研和发展上投资。这个议题不能再等5年或十年,否则要落后了,只争朝夕。若德国不抓紧,在资本市场上被低估,企业就面临被并购的命运。

文章来自“德欧华商”公众号,仅做分享使用,我们尊重原作者的知识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