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436566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业界动态正文

陈文玲:在世界制造业变局中东北应抓住发展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5 浏览次数:49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畅通双循环中的东北振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10月24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国际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中央部委、国家级智库、辽沈地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辽宁省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东北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日本、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外交官,以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央广网、中新社、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沈阳日报等媒体代表,日本、韩国智库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出席论坛。

陈文玲:在世界制造业变局中东北应抓住发展机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陈文玲:

今天我谈一个问题,就是在世界制造业变局中,东北如何抓住发展机遇?三个观点:

第一,重振制造业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大国家战略选项

决不仅仅是中国把制造业发展看得这么重,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历史反思中,把振兴和发展制造业作为重要国家战略。美国从小布什和奥巴马时期就开始提出了相关战略,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任以来,发布了50多份技术和产业政策文件,涵盖了新兴技术和高端制造的几乎所有领域。英国2017年2月、德国2019年2月都出台了新的产业战略政策的文件。德国与法国共同发表了适应21世纪的欧洲产业政策——《德法联合宣言》。欧盟重视构建新的产业战略体系,从新的一届欧盟委员会2019年底到现在,已经出台了30多份产业政策和文件,尤其是今年2-7月出台的人工智能白皮书、欧洲数据战略、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欧洲新产业战略、欧洲能源系统一体化战略、有利于气候的欧洲氢战略等文件,勾勒出新的欧洲产业战略构想。这是全球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选择,没有国家例外。

第二,全球重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

全球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制造业高端竞争激烈,一些国家打科技战,实际上就是在打制造业高端的战争。美国推动与中国脱钩、全球疫情阻断、极端的国家利己主义和对全球化的质疑,导致几十年形成的产应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面临着重构和解构的风险。重构和解构未来会出现什么样一个趋势和特点?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我个人认为会出现五个最明显的特征:

一是更加注重战略性产业链、价值链。这个特征更加明显。欧盟委员会在2017年9月提出了战略价值链的概念,2019年出台了"为建设面向未来的欧盟产业而强化战略性价值链"的研究报告,提出在新能源汽车、氢利用、智能健康、工业互联网、低碳、网络六个领域建设战略性价值链。

二是更加注重国家和区域安全保障的安全性价值链。不管是美国、欧盟还是我们中国,都把供应链的安全、供应链的稳定作为重构供应链的首选。美国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提出来美国制造业独立,尤其领先特朗普10个百分点左右的拜登,主张重构价值链,尤其是重构制药和医疗防护的价值链,使这些产业链首先回归美国。特朗普的说法和作法就更加激烈了。

三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内生型价值链。内生型的价值链,包括刚才一鸣主任讲到的数字化转型,包括刚才赵继校长讲到的制造业变革。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这样的形态下,创新驱动的内生型价值链,不只是维护传统的产业链的稳定,而是要高于或者优于传统的价值链。因为传统价值链是基于垂直分工,基于更加便宜的成本驱动,基于发达国家或者跨国公司控制的价值链。未来创新驱动,也就是比拼哪一个国家的创新动力最强,数字化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最强,数字化转型速度最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最快。

四是更加注重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可控性产业链、供应链。这一点特别重要,从产业配套能力看,现在中国产业配套能力最强,没有之一,就是唯一。所以,这是中国在大国竞争博弈中,我个人一直认为,这是中国最大的底气。

五是更加注重水平分工的一致性价值链。为什么说是一致性价值链?原来传统产业链是垂直分工,是分阶层获取利润,头部企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高端。但是未来的基于产业链的分工是水平分工,是一致性分工,水平达到一个同一水平基点上更为细密的分工。比如刚才一鸣主任谈东北与南方比较,我前几天到深圳调研,宝安区有600家企业为华为配套,整个深圳有几千家企业为华为配套。为华为配套的企业产品,必须要达到华为的产品标准,这就是一致性的产业链。我看了一个企业叫兆威集团,生产微传动齿轮系统,以前只有韩国、日本、意大利这些发达国家企业可以生产,现在深圳像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为什么说深圳是创新型城市?就是很多的企业,哪怕是一个小企业,哪怕只做一个螺丝和传感器,它都达到了一致性的这种分工水平。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制造业重构、产业链重构可能会形成三大板块,亚洲板块或者叫东亚板块,以中日韩为主体,当然中国是主体中的主体。第二个板块,以欧洲为主体的产业链。第三个板块是北美为主体的产业链。比较这三个产业链板块,毫无疑问全球主要产业链必将东移,以制造业配套能力最强亚洲作为制造业重构的基础或者根据地,这是毫无疑问的大趋势。

第三,在全球制造业大变局中我们东北应乘势而上

一是东北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纵观世界历史,制造业强国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国家是制造业强国的时候,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最佳状态,也是一个强国最好的或者是最有信用的正面形象。美国原来是工业制造业大国、钢铁大国,"钢铁侠"是其形象代表。而1971年之前,美国以实体经济为主体,是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国家,没有任何争议,现在却遭到世界性质疑。所以,我认为东北赶上了特别好的制造业振兴、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强国的历史列车。应该赶上这班历史列车不能错过,绝对不能错过这一历史机遇。重振制造业,我们的难度现在要小于美欧,因为美国也好、欧洲一些国家产业空心化,再回归非常困难。而现在中国制造业是世界上配套能力最强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要比他们搞"回归"的难度要小得多。东北曾经是中国是制造业基地,在这样一个国家大的环境下,东北仍有很大的优势。

二是要创造东北制造业的集成优势。包括东北工业互联网发展,沈阳要推出100个"5G+互联网"的工业园区、APP平台、示范工厂等,也包括我们有一批像华晨这样的装备制造业头部企业。其实,东北原来也有很多不应该死掉的装备制造业,是非常棒的企业,因为没有得到救助破产了,我现在就不点名了,我觉得是历史的遗憾。所以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毫无疑问是我们这次要抓的机会。

三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重构的变局中东北要抓住机会。在这样一个全球制造业变局中,东北应该也必须抓住机会,最重要培养一批像我刚才所说的像"兆威"这样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我觉得咱们东北单项冠军太少了,没有这样的群体,很难突然冒出来一个块头挺大、挺棒的企业,整个产业链条也难以得到有力的支撑。

最后一句话是金融赋能制造业发展。还有,人才一定要南渡北归。另外,在"一带一路"、RCEP这样最大变局和国际化区域格局调整中,东北也要谋划现在、谋划未来,力争占据战略的制高点。

问答环节:

李小雪:

刚才很多专家今天讲的非常精彩,有数据、有观察、有思考,我想提一个小问题,问一下陈文玲总经济师。陈文玲总经济师讲了三大观点,第三个讲到东北的历史机遇,我就想就这个方面问个问题,东北咋就遇到了历史机遇期了?或者说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机遇期?

陈文玲: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拉长了,而不是缩短了。因为从整个世界格局来看,美国是在走下坡路,特别是疫情之后美国将由盛转衰,中国长周期会成为世界GDP排在第一位的国家。中国制造业产值连续10年排在世界第一位,大约占全球30%左右;货物贸易位于世界第一位,占全球13%左右;人民币在IFM的货币篮子SDR中10.92%;中国正在成为创新的大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特别是在这一次全球的产业链重构的大变局中,会形成三个板块,三个板块中最有竞争力是以中国为龙头、东北亚为主体、亚太连接欧洲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产业链集群,应该叫产业链的集群,而非原来单纯的产业集群。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变局中,特别是制造业调整中,必然出现新的趋势

一是必然向创新地转移。中国现在创新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几个特别突出的板块,比如说北京的中关村系,深圳的半导体系、安徽的科大系,武汉的光谷系、成都、西安的电子系等等。东北实际上有哈工大系等,东北现在有普通大学500多所,300多所高校,4所985,11所211。受到美国制裁的13所大学里边,实际上东北、西北的几所大学创新能力实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哈工大。向创新地靠近,东北也有自己的优势。中国创新的发展趋势,虽然在原始创新方面和美国有差距,但是从趋势看比美国发展要快。近年来美国从硅谷回来很多人,有一些人因为人才环境问题还留在香港,很多人回来以后,我们的人才政策、人才制度改革没跟上,也有的走了的。东北能否有更好的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这至关重要。

二是必然向中国为主体的亚洲转移。总的看,中国的集成优势非常突出。第一,向创新地靠近;这是中国具有的条件;第二,向市场靠近,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最有潜力的市场;第三,向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地方靠近,中国在全球也是第一位;第四,向人力资本最密集的地方靠近,中国人力资本充裕;第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向国际循环能力最强的,国际贸易能力最强的地方靠近,这也是中国的优势。

三是必然向贸易流量最顺畅的地方转移。制造业表现为产业链相互咬合的关系,全球的贸易2/3是中间品,我们和东北亚的贸易4/5是中间品,我去年参加中日二轨对话,日本东京大学丸川教授在会上提供了一个数字,中国与日本贸易89%是中间品,因此供应链转移必然向贸易地靠近,实际上也是制造业生产中间品能力最强的地方的。

四是一定向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国家政治稳定,向环境最优的地方转移。中国从国家治理、从国家政治和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比较起来,也是全球最优的。因此这一轮制造业转移,中国会作为首选地,特别是疫情之后,更没有悬念。所以,我觉得这对东北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历史机遇。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