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800428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8 浏览次数:490

不得不承认,在制造业领域疫情在悄悄地改变着一些事情。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但是通过近两年的影响,周围的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对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会有哪些影响呢?机械财经总结了群友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得出一些有趣的事情,将其归纳为以下以下4个方面,并猜想未来2-3年的变化和机遇,与广大网友分享,也欢迎大家阅读指正。

改变

1 ,人

从去年开始,很多小伙伴反馈其公司招人越来越难,有些职位催了很多次了,人力就是拉不来人,甚至来面试的人都稀少。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招人难呢?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比2021年增长了4%,总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按理说应该不缺人,但是很多公司反馈即使涨薪也不好招了人,那么年轻人都去哪里了呢?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历年毕业生人数

机械财经认为,经过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就业观点有所转变。我们看下国考的人数,也许能悟出点东西来。2022的国考,招聘职位虽比2021年份的多,达到了1.7万个职位,招考人数也显著提高,3.1万人,大约比2021年高出20%,其招考人数增长比例远远高于毕业生的增长比例。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历年国考人数

经过疫情的洗礼,大家觉得稳定压倒一切,如果有一个铁饭碗抗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高,所以年轻一代的毕业生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钟爱将更加执着了。如果用当年国考通过审核的人数与当年毕业生人数的比值,来衡量应届生对于国考的钟爱程度,那么,显然疫情之后应届生更加钟爱国考。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对公务员钟爱程度的变化

今年,国考通过审核的人数与毕业生人数的比值激增到1:4,而之前的五年这个数值一直稳定在1:6左右。虽然国考有一部分为非应届生,但是这个比值也能说明今年求职人员将更喜欢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

这就说明为什么用人单位反馈今年格外难招人---各行各业除了用人量增大,但是很不幸,大量人才也被引流走了。就像谷歌曾说“谷歌最大的竞争对手,既不是微软,也不是苹果,而是总是跟他抢人的美国政府和奥巴马”,这句话放在当下的国内来说也是很应景的,未来2-3年与各企业抢人的将是铁饭碗。

并且这种现象不会立即改变,要持续2-3年。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后疫情时代我国的制造业将更加有竞争力,各企业将会持续扩大规模,用人也会增多;另一方面,正如上面阐述,受疫情的教训,毕业生及刚工作几年的青年人更加偏爱铁饭碗。这两个方面一碰撞,招人难就出来了。

那么企业该怎么做?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发生观念性的改变,如去年徐工的混改,给部分层级的职工提供持股的福利;吉利汽车的全面共同富裕口号;与机械财经有合作的几个初创企业也发生了转变,为了招聘骨干人才,除了提高待遇以外,创业人也纷纷表示愿意拿出一部分股份分给骨干人才,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未来几年这种现象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单纯的工资已经无法吸引人了,企业将会拿出一部分利润和股份与员工共同分享。虽然这会给企业运营增加成本,但是总比招不到人强。

2 成本

今年开始,制造业领域另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涨价了,铜,钢铁,石油,煤炭等原材料相对疫情之前都有了较大的涨幅,相比2016年左右去产能引起的原材料成本涨幅更加猛烈。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历年螺纹钢价格

尤其是铜价的上涨,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打算大规模建设充电桩的企业,被铜价搞得畏首畏尾;本来就无法控制电池成本的整机厂家,又要为整车高压线缆发愁了,麻烦的是很多时候加钱都买不来足量的线缆。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历年铜价变化

原材料成本上涨势必导致产品的售价,这几年终端市场的客户可能也体会到了,汽车,工程机械,手机,轧钢设备,机床,甚至家电等产品都普遍涨价。

根据库存周期理论推算,就目前来看,原材料涨价还会继续0.5-1.5年,那么未来2年左右的时间,制造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大家可能会绞尽脑汁去降低成本,可能会优化人员,优化生产,优化设计,产品的从研发到批产都离不开降成本了。

那么反应到企业会有哪些变化呢?降成本不再是一个口号了,哪个产品成本能控制住,那么哪个产品就能存活下去,否则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的产品替代,甚至整个企业都可能被取代。我们会看到,成本控制将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管理,运营,研发,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

企业的管理及运营部门,将会引入一些优秀便捷的办公软件,像远程会议,电子办公软件等,并且会大量采购而支持这些软件的硬件系统手机,电脑,显示屏,摄像,监控等,如果大家看到自己的企业在做这样的事情,不要以为企业有钱了改善办公环境,恰恰相反,他们在降低成本,下一步将会鼓励远程会议,鼓励无纸办公,减少出差,取消非必要商务活动。

运营和研发部门,将会推广精益生产,无论推广者是否意识到正在做的是不是精益生产范畴,但是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降低成本。小到要更改设计以减少一颗螺栓,小到要节省几分钟的装配时间。以前一些店大欺商的供应商可能要遇到些问题,就现在我国的制造业水平,没有太多的零件可以被一个厂家垄断,所以之前牛气哄哄的零部件大厂在未来2-3年内很容易被小厂家取代,因为OEM厂家将会把成本看得非常重要,即使牺牲一点质量水平。

3 质量

其实质量应该和成本放到一起来说,对于制造业,尤其机械行业,成本和质量总是纠缠在一起,怎么屡也屡不清。说实话,国内的机械装备,论质量无法和国际龙头企业比,但是性价比上绝对有优势,所以中国机械装备才广受市场欢迎。我们无法预测10年后这个现象是否能改变。但是未来2-3年还是无法改变的。

而且多多少少受疫情的影响,大家更加喜欢这种高性价比的设备。过去一年,大家发现钱越来越难赚了,生产企业,终端客户口袋里的钱也变少了,好容易攒下点钱,大家也都存起来来了,以应对各类风险,毕竟这几年“现金为王”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企业的经营之道。

所以大家更希望赚快钱,期望尽快摆脱这种窘态,对于设备的投资回报期也要求越短越好,所以说,性价比高的设备更受欢迎了,稍微有些质量问题,我也忍了,一分价钱一分货么,只要不停工,不停产,修修补补都不是问题。对于设备使用企业和终端客户,未来2-3年,对于钱的使用会更加谨慎,对价格格外敏感,其实国内客户对于小的质量问题是可以容忍的,毕竟价格摆在那里,而且有点维修工作去干很多部门也都运转起来了,有时甚至还期望自己的设备出点小毛病,道理大家都懂,在这里我也就不说了。

对于OEM整机厂家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但是未来2-3年可能他们顾不上了大规模或者大踏步地提高质量了,因为他们把精力放在了招聘人员和控制成本上,稍微有点时间他们就去抢占千载难逢的市场机会去了。

4 市场

之所以说未来2-3年是千载难逢的市场,是因为对中国来说,疫情后的市场机会太多了。

我国在2020提出了双循环战略,这个战略绝对是2020年后对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了,得益于这个战略的引导,国内国外双市场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

先说国内,得力于生产的快速恢复,2020年我国制造业产量增长很多,部分行业甚至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比方被称为经济晴雨表的挖掘机行业,2020年得地热火朝天。详见机械财经2021年年初的文章:

无法想象!2020年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放一个文章中的图表,就能一目了然: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国内市场需求激增,帮助机械制造业行业跳了一跳,更幸运的是,部分海外制造业的一些业务转移到了中国。

2020年因疫情原因,海外的制造业似乎踩了踩刹车,虽说不上戛然而止,但绝对降速了。翻一翻历史新闻,因疫情的影响,暂时关闭工厂的企业为数不少。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虽然这些企业,没多久又恢复了生产,但是也是有很多企业彻底关门或者把业务转移到其它工厂,很显然中国承接了一分部生产任务,群里就有网友纷纷反馈,疫情之后原来从大陆电子(美国),盖茨等企业进口的零件转移到中国工厂生产;以前进口或者外资品牌的零件,在采购受到阻力的情况下,都纷纷找国内厂家替代了,毕竟除了几个高端领域的东西我们制造不了,其它一些通用的零件,没有什么是中国造不出来的。在“制造业重回美国”的背景下,很多美国制造在不断流出,这点很有讽刺意味,但是绝对是市场的选择。

虽然美国不代表全球制造业的动态,但是也能看得出,在国内市场上,我们得到了一些出乎预料的机会。今年中国制造业大部分领域将会全年开足马力生产,即使这样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看来今冬雾霾天的天数会高于2020年冬季了。

再说国外市场,今年外贸市场最火的词就是“集装箱”了。疫情波及全球港口,“一舱难求”“一箱难求”困扰全球航运市场,很多时候都是好容易订到舱位,集中箱却没有了,原因就是出口多了,进口少了。

中国航运企业加快空箱调运,并大力订造新箱。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单中远海运就调运790万标准箱,同比增幅34%;国内集装箱生产企业也是开足马力生产集装箱,仅2021年上半年国内金属集装箱产量就达到了10442.4万立方米,增速达到168%。全年产量估计要突破2万万立方米了,非常惊人。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数据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集装箱的火爆归根结底是因为出口激增造成的。可能有些领域感觉不到,但是放在制造业领域大家应该有明显的体会。

我们仍以工程机械为例。在2021年的前三个季度,工程机械的两个大类-挖掘机和装载机出口量表现十分抢眼,前三个季度出口量已经超过了2020年的年出口量。

对于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感想——未来2-3年改变与机遇

近5年工程机械出口量

以上就是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直接表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任何事情都是有惯性的,机械财经认为在未来2-3年国内外市场仍会受双循环战略的影响,仍将有更出色的表现。

那么市场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呢?

战略上,一些以出口为导向型的企业要回归国内市场,一些国内优秀的企业迈出去的动力和信心逐渐变大。企业必须充分重视两个市场,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才能分享双循环这块蛋糕。

产品上,国外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相对高,不同国家标准也略有差异,加上出口后产品的售后成本增加,所以OEM厂家的出口机型将变多,研发\质量的投入也会变大。

这两点都需要企业提前了解海外市场,那么未来2-3年,一些有国外工作经验的人员将受到企业追捧。这些人终于等来了自己机会。

机遇

以上都是在猜测未来2-3年的变化,同时机械财经也在每个段落结尾指出了可能存在的机会,下面我们再一次总结归纳一下,希望对一些网友有所帮助。

1 企业

未来2-3年可以称作疫情后的市场,一些国家的工厂还没有完全恢复,而又急需刺激经济发展,对生产设备有了一定要求,这就产生了一段时间的空档期,国内制造业企业可以趁机钻空子了,提高出口产品的研发速度,提升产品质量,尽快地打入国际市场。

企业的采购部门将不单单和供货商讨价还价,扯扯皮皮,催催货了,他们要开始研究期货投资了,没点经济基础还真买不来领导想要的物料。设计,运营部门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要放在提高出口产品设计和质量改进上,尽快地打开海外市场,公司的市场反应速度要更加快速。剩余的精力要研究下如何降低产品成本。

还有一个领域非常重要,就是矿产资源行业,受疫情以及毛衣战的影响,资源安全被高度重视,未来国内资本将会倾向于非、中亚、西亚的矿业投资,投资过去了,国内很多东西也会跟着过去,毕竟大家合作久了就有默契了。基建,水泥,钢铁,矿山设备都会跟着一起过去。所以和矿业相关的企业可以多和大客户联系联系,说不定哪天就组团出游了。

还有几个行业在本文没有提及,那就是新能汽车,风电\太阳能领域,等疫情过后,大家会突然发现,怎么这几个领域这么壮大和成熟了?并且这些领域未来会出现更多类似宁德时代,比亚迪,金风等优秀的企业。机械财经将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欢迎大家关注。

2 个人

随大流至少不会过得很差,所以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将是明后年毕业生的首选。

当然工作机会不只青云一条路,大多数人还是要在企业里奋斗,幸运的是,制造业领域从业者在未来2-3年可选择的机会很多,大家一定要擦亮眼,了解一下行业,领域,以及企业经营状况,未来2-3年也要现金为王,多挣点并积攒一些过冬的资金,因为3年后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如果非要给出更详细的建议,那么我建议去造车新势力,新能源零部件,远程办公硬件,自动包装,矿业设备,养殖机械,代人力设备这类企业碰碰运气了。

如果你是创业执着的追逐者,又非常想在制造业领域有所建树,那么也建议在这几个领域尝试,未来2-3是最好的机会。

再有就是关注机械财经,后期我们会对这几个机会比较大的行业有更详细的介绍。

后记

很多人都想预知未来,提前规划一下人生,期望过得更加从容,更平坦,不至于临阵磨枪,不至于被迫选择。但是即使是5-10年的猜想很难做到准确,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猜想一下未来2年左右会有哪些变化和机会,因为很多事情是有惯性和顺延的,大家习惯了某件东西后,可能要花1-2年的时间才能改变过来。比方带口罩这件事情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出门还经常忘记带口罩,经过1年的改变,戴口罩成了和穿衣服一样自然的事情,即使现在公交,医院不再要求大家带口罩,我想也还需要1年的时间大家才会觉得去医院不带口罩也是很安全的事情。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