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828632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美国制造业回流,对我们影响几何?人民日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10 浏览次数:229

前段时间,拜登参观了台积的美国工厂,并在揭幕式上高呼;“美国制造业回来了”。不仅仅是芯片一个行业在美国投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鼓励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正在持续发挥作用。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也将更加复杂、压力将会更大。去年末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我国制造业出口减少了9.8%,主要原因是制造业订单流失较多。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对我们的制造业影响几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来捍卫我们世界工厂的地位。

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产生一个错觉,那就是美国的服务业、金融业很发达,相应的,美国的制造业不行,我们中国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其实,美国的制造业一直都很发达,只是因为在服务业领域,没有几个国家能和美国争锋,因此导致制造业的光芒被服务业所遮挡。即使是现在,制造业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只有12%左右,但是在全球的占比却接近20%,占据五分之一的席位。

这说明,从美国本国的情况来看,制造业不如服务业,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依然是制造业的强国,这里为什么说美国是强国而不是大国呢?这是因为美国的制造业不仅大,而且强,美国目前的制造业主要分布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而且它们是资本密集型,与新兴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着质的区别,劳动密集型主要是给别人做代工,靠的是出卖劳动力赚取微薄的收入,而美国的制造业不需要靠劳动力,而是靠技术和知识产权就可以把产品利润的大头拿走,这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强大实力。

有关数据显示,英特尔生产的芯片,其劳动力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10%,也就是说,给英特尔做代工,即使做的再好,也只能拿到10%的利润,剩下90%的利润都被知识产权和技术拿走了。这就是我们说美国制造业不仅大而且强的原因。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自15世纪欧洲航海家在航海探险中开启全球化进程以来,每个时代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无一不是制造业强国,美国也是如此,制造业的底子其实很厚。过去100年里,制造业曾经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在GDP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美国也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的引领者,工业革命期间,我们耳熟能详的重大发明,很多都产生于美国,比如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贝尔试通电话成功;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等等。只要看看当时的芝加哥、底特律的城市建设和规模,就可以想象得到美国制造业当初有多么的辉煌。

因此,我们说,美国的发家离不开制造业的辉煌,美国制造业的底子是非常厚实的,有着雄厚的基础。但是,后来的美国为什么逐渐放弃了制造业,转而发展金融服务业呢?这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化逐渐兴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的理论逐渐占据上风。这个理论很有迷惑性,它们认为,有的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有的国家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只有这两种国家合作,才能产生最佳组合。当时这种力量非常流行,很多发达国家由于本国的劳动力成本过高,一些制造业企业纷纷跑去发展中国家设厂,借助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提升了价格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美国企业将部分制造业都迁移到了一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导致美国制造业投资逐年下降,工业生产率不断降低,开始出现一种去工业化的现象。美国的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例只有1%,第二产业占到20.4%,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则达到了78.6%。

那么美国现在为什么又要推动制造业回流呢?又将会有哪些举措呢?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种分工,最开始看起来的确非常完美,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特别是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这种组合的不完美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尤其是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的封控管理,这使得全球的供应链出现了暂时的中断和混乱,经过这次教训,很多国家的政府和一些跨国企业逐渐认识到,供应链拉的太长、太过分散,也会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因此,他们开始寻求缩短供应链,尽可能的将供应链的参与者变少,这样就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当然了,制造业回流美国,并不是新冠疫情导致的后果,只是由于特朗普和拜登的政策措施更加激进,导致大家认为制造业回流美国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实,早在这次新冠疫情之前,美国就已经开始谋划制造业回流了,这一股回流最早是始于奥巴马时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西方国家就不断进行反思,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在此前近10年中的“去工业化”,使得美国经济过于脱实向虚,金融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高,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就越大,未来,美国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经济”的增长而非金融创新。过去十几年来,金融创新虽带动美国经济增长,但也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金融市场扩张过度、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难以控制等等问题。

正是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推出所谓的“新经济战略”,也就是美国经济发展要转向可持续增长模式,要主要依靠制造业增长和出口推动增长,要让美国经济改变服务业独大的局面向“实体经济”回归,政府要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自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多个政策帮助复兴美国的制造业,比如2009 年颁布的《2009 复兴与再投资法》、《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等,初步定下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设想。2010 年,美国又出台《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等政策,为促进制造业再发展铺平了道路。2014年,奥巴马又宣布将投入近4亿美元支持“学徒计划”以及新建两个制造业中心。

当然,美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也和美国想打压中国制造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已经明确将我们定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就是制造业。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特朗普和拜登。特朗普政府尝试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吸引本国企业回到本土投资生产,同时高举贸易保护主义旗帜,试图纠正其贸易逆差,同时,美国还通过了《减税及就业法案》。2021年1月,拜登政府发布《关于确保未来由美国工人在美国制造》,命令美国政府要根据适用的法律,最大限度的使用美国生产的商品、产品和材料以及提供的服务。同时,美国还专门针对中国企业进行各种审查和拉入黑名单,进行技术限制,这与其说是为了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不如说是对我们的打压和挖坑。

那么制造业回流美国,对我国影响几何呢?

制造业回流美国,对美国的影响显然是积极的,比如,这将有助于增加美国本土的就业,进一步优化美国的产业结构等等。但是,对我国的影响就比较复杂了。在短时间内,可能影响不大,但从长时期来看,说没有影响,那是假话。

说实话,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不应仅仅归功于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其实也受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由于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要素的成本提高,我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在下降,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吸引力也在降低,一些后起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美国若将制造业回归本国,我国制造业的产值必然会有所下降。

其次,对我国技术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中成长,而且在诸多大型装备制造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比如以高铁等为代表的“新四大发明”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而华为、中兴、海尔等一大批知名制造业企业正在塑造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效应。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整体来说,和发达国家相比,在制造业上我们还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美国制造业回流,必然会将一部分技术带走,对我国的技术发展来说是一种流失。如果我们在转型升级中难以在创新能力上实现突破,将再一次被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抛开,我们可能再次丧失占领全球制造业制高点和引领未来人类技术创新和新一代产业革命的契机。

最后,就是对我们就业的影响。据统计,我们的制造业从业人口在1.5亿左右,制造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然而,制造业企业当中,外资投资占比超过50%,外商投资制造业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一旦在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下出现外资回流或转移,将使我们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尽管面临很多不利的影响,但从一个长周期来看,美国制造也有其劣势,而中国制造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美国制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成本。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我们的好几倍,这样美国制造出来的产品,至少在成本上不占优势。你想,任何一个消费者,如果面临同样的产品,肯定是哪个便宜买哪个,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而且,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生产的产品包罗万象,美国则过于注重在高端制造业上面,虽然赚的多,但毕竟高端制造业的终端需求是有限的,吃喝拉撒睡才是每个人生活中必须的。

此外,有多少美国人愿意从事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这将成为一个问号。美国人天生有一种优越感,很多美国人宁愿失业也不想去从事在他们来看又脏又累的工作,因此,美国制造在美国能否找到足够的劳动力也是个问题。

相反,我们中国幅员辽阔,中国制造可以形成梯队式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也跑去印度、越南建厂,我觉得这种行为有必要进行约束。因为我们有广大的中西部,中西部地区的用工成本,未必会比越南、印度高很多,我们的企业与其跑到国外建厂,不如跑到中西部地区建厂,那里有足够的优秀的劳动力,成本也比东部沿海地区低很多。也正是由于我国这种梯队式发展格局,使得我国的制造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我们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美国制造,仍然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同时,逆境中更容易激发斗志,美国制造的挤压,在一定程度上也鞭策了我们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弥补未来可能的科技流失,争取做科技强国和科技大国,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作为后起国家,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未来,中国制造将不断的从量走向质,从低端走向高端,中美制造业的竞争,路慢且长,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正如人民日报近期发文提醒的那样,我国的制造企业要“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