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908404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民革中央建议: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财政投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2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409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民革中央获悉,民革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提案”。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两业”融合宽度偏窄、程度偏低,已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两业”深度融合缺“芯”。2018年,我国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22%,在第三产业中还不到一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存在供给质量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功能单一、参与全球化程度不深等问题,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较弱。

二是制造业陷入价值低洼困境,“两业”深度融合缺“基”。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具有较高风险性。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2.59%,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水平。企业难以负担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的高额成本投入,转型意愿较低。

三是政策供给不足,“两业”深度融合缺“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对“两业”深度融合的政策供给如贷款、税收、用地等,存在管理边界不清晰、意识导向偏差等问题,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剥离服务流程、成立专业性服务企业的动力。

为此,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建议:

一、加快生产性服务发展

(一)补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板。以生产性服务促制造业技术创新为导向,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创业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对标国际标准,尽快制定生产性服务各细分领域的标准准则,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支持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和地方政府选择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率先组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

(二)发展面向制造业服务化的新兴服务业。着力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等新兴服务业,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制造业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立足于满足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支持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

二、鼓励制造业服务化改造

(一)激发改造内在动力。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财政投入,对制造业服务化业态给予补助奖励。实施“两业”融合众创金融试点工作,开展债券发行、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依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开放载体,整合优势科研和教育资源等,建立一体化的制造业服务化公共创新平台和动态创新链。

(二)推进产业链融合拓展。聚焦航空航天、电气装备、汽车行业、生物医疗等典型制造行业,以产业链为枢纽,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内配套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集群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综合园区转型升级。

三、营造“两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一)构建一体化产业政策体系。消除服务业和制造业在税收、金融、科技、要素价格之间的政策差异,支持制造企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实行5年过渡期内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的政策。对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的制造业企业,剥离成立生产性服务企业后,仍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并落实扩大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二)推进重大科技专项行动。作好顶层科技规划,把“两业”深度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和核心技术环节,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研究攻关、运营模式创新、标准规范试点。创建完善一批涉及公共工业云、基础研发设计、制造行业协同制造等领域的“两业”深度融合专业服务平台,支撑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