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937824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市场分析正文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30 浏览次数:42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成果也惠及各国人民。但近年来,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受到重大冲击。俄乌冲突使本已受到重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新的打击。

过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配置的内在的逻辑是效率优先。如今,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全球完整且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确保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一方面,因为我国始终会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另一方面,对于稳定中国制造业、稳定经济基本盘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亟需作出一系列变革以拥抱未来。

(一)

产业链供应链,从加速跑到重构

自20世纪90年代到金融危机之前,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提速,世界范围内相对宽松的贸易政策环境为国际分工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基于各国比较优势和成本级差的离岸外包成为国际生产活动的主流范式,带动了国际贸易向产品内分工发展,不同国家的企业承担了国际生产分工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

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外延式扩张开始放缓。发达国家纷纷重新审视包括制造业外包等“去工业化”政策,此后他们试图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重振本国制造业,促进本国制造业回流。伴随着2018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各国高度相互依赖的产业链供应链暴露出其脆弱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链”与“脱钩”风险持续攀升。

可以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从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步入了当下全新的重构阶段。当前,其重构呈现四个趋势。

第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渐向某区域内或一国及周边地区收缩和集聚,呈现区域化、本土化趋势发展。

一方面,当前全球价值链网络已呈现出“北美-欧洲-亚洲”的三足鼎立区块格局。早在2000年时,全球贸易、生产及消费呈现出的是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块和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区块的“双极结构”。而后在诸多区域经贸协定框架下,尤其是伴随着USMCA、RCEP、CPTPP等新一代的区域协定签署和实施,进一步奠定了全球产业链“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期间,中国逐步取代日本,成为与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区块和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区块,并驾齐驱的亚洲区块的核心。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发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9)》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拓扑结构变化。

另一方面,为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和保护战略产业能力,以美国、日本、欧盟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展现出强烈的本土化诉求,着手将生产环节搬回国内,以解决其产业空心化困境。

2009 年 11 月,在吸取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奥巴马政府重新认识制造业价值,并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其实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来看,美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美国政府选择积极发展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等新兴产业在内的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相较于2010年,2018年中美两国的国外增加值规模有所缩减,这都体现了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向本土集聚的趋势。

中国

美国

总出口中的增加值分解 2010, 2018

资料来源:WTO,Trade in value-added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statistical profiles

第二. 外部冲击迫使产业链供应链在生产维度上的短链化趋势。

短链化与发达国家鼓励产业回流本国的措施密切相关。根据四类全球价值链的变化情况可知,从1995到2008年,纯国内生产活动占全球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传统贸易、简单价值链、复杂价值链则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以后,复杂价值链和简单价值链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这说明产品在全球内分工生产的程度明显放缓。

【注,复杂价值链(Complex GVC,两次及以上跨境生产);简单价值链(Simple GVC,一次跨境生产)】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各类全球价值链的变化,资料来源:《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9》

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俄乌冲突,拥有更长链条、更多生产环节的跨国公司调整生产以及供应链,追求生产过程的简化以及使用在岸或近岸生产甚至国内生产,进一步推动着产业链供应链短链化的发展。

此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程序化工作和一部分非程序化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将向高度智慧化转移,这削弱了跨国公司寻找廉价的劳动力的内在动机,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布局呈现短链化趋势。

第三, 数字技术与数字化正在重构传统的产业链供应链。

随着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3D打印、5G技术等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世界各地的生产模式和制造过程随之发生了变化。

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企业来说,数字化能更好的赋能全球价值链攀升。包括降低信息传递和跨境交易成本,增加中间品、服务和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专注局部生产环节、无需了解全貌等方面。

以服务外包为例,印度和菲律宾能够承接服务外包,除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英语语言的优势。但是当人工智能在语言学习甚至包括中文方言都已推出人工智能版本的情况下,承接全球价值链的传统语言比较优势已发生改变。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稳步增长。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由2018年的40.3%增长至2020年的43.7%。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B2B平台数量, 1992–2020 资料来源:《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1:超越生产》

2019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数字经济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推动附加值增加和价值链效率的提高。因此,数字化逐渐成为全球分工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数字化的技术、管理、文化、理念等广泛应用到疫情治理、贸易、金融、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促使人们的生产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地变革,加速了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趋势。

第四, 各国制定“碳中和”能源减排战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宣布了碳中和目标。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决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治目标,即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到2050年降为零;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政府宣布争取在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目标,并与2030年“碳达峰”组成“双碳”目标;2020年10月25日,日本政府也公布了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工程表——绿色增长战略;美国总统拜登于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后,当晚宣布包括美国重返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据统计,已经公布、立法或完成“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和地区的GDP占比为90%,排放占比为88%,人口占比为85%,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方面,世界主要工业大国达成了共识,“绿色化”已经成为未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演进方向。

这将会通过全球分工影响到未来全球产业发展和布局的方向,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走向新的阶段。

此外,绿色化可以增强商品供应的安全性,重建全球商品贸易信任体系,并通过供应商、贸易商、买方出口国和进口国在行动上形成共识来填补当前全球治理中的一些空白。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全球公布“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概览。资料来源:BETA, 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二)

大变局下

各国的安全有几种写法?

供应链贯穿企业价值交付全过程,是企业实现业务愿景、促进价值增长的一项关键职能,全球供应链部署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至关重要,是众多企业提升其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一,而随着世界环境的愈加多变,全球供应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意外,都可能导致整个链条出现中断和崩溃,甚至会导致更高风险和灾难。

各国加速审视自身供应链安全战略,着手构建更独立、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l 美国:从“贸易战”的饮鸩止渴,到聚焦长期弹性

2012年,奥巴马政府发布《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首次提出供应链弹性概念,并将供应链安全视为美国国家经济和安全的核心利益之一。只是后来,其继任者特朗普试图通过“贸易战”来倒逼美国企业将产业链迁回本土,实现“美国制造”的目标。在此期间,美国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采用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强制退市等方法打压华为、中芯国际等一批中国高科技企业。

此后拜登上台,无论是其100天内完成关键产品供应链的全面审查,降低集装箱积压量,亦或是增加36.7万个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这些举措大多是为了化解短期的、阶段性的风险。

不过,从美国白宫公布了2022年振兴美国制造业和确保关键供应链安全的计划显示,拜登政府目标已有转向,将延续了奥巴马政府对于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认知,建立具有长期弹性的关键供应链,将供应链弹性作为国家经济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奥巴马政府的区别点在于,其不再是防范重大突发危机对美国全球供应链的干扰,而是防范战略竞争对手可能利用美国的供应链短板进行施压。因此,美国在重塑供应链问题上不再以推动制造业岗位全部回流为目标,而是要“备份 ”战略竞争对手的产业链供应链。

l 德国:出台保护性措施,迫切把握技术自主权

2021年3月,欧盟通过《供应链法》草案,试图以“保护性措施”推动欧盟经济竞争力的回归,并“在必要时进行储备和自主行动”。早在2019年,《德国工业战略2030》中提出要把工业生产制造所有的环节放在一个经济地区,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加工业附加值,减少外部冲击和威胁。《面向21 世纪欧洲工业政策宣言》亦有如此内容。与此同时,德国加强了对境外企业的审查。2020年4月底,德国通过了被第三次修订的《对外贸易和支付法》,该法案对非欧盟国家投资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核。“我们将实施这些规则,以便能比以前更安全地保护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梅尔(Peter Altmaier)彼时称。

此外,德国还强化对重点领域的技术自主权。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技术及产业对经济的驱动力日趋明显,数字产业以及“数字化+制造业”在疫情中面临愈发严峻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压力。德国不仅进一步提升对技术自主相关概念的重视和强调程度,一方面加大对相关技术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构建推进技术主权制度体系。同时也推动欧盟范围内的相关讨论与合作。

l 日本:从“走出去”到“内外并举”

一直以来,日本为应对国内资源的匮乏,将构建全球供应链作为重要经济发展战略。在大变局面前,日本供应链重组政策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增强国内生产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紧急经济对策”,其中包括一项企业改革供应链的计划,对于向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分散生产基地、谋求产地多元化的企业提供经济补贴。2021年6月,日本宣布确立“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决定加大投资,重建生产体制,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开拓多元生产基地——根据 “海外供应链多元化支援”政策,对生产高度集中在特定国家的产品和对国民健康生活极为重要的产品,支持企业对供应链进行多元化和分散化,将生产从特定国家迁往以东南亚为中心的国家。

防止重要技术流失——日本修改了《外汇与外国贸易法》,收紧了技术投资和出口监管。其中3800家日本上市公司被列入外资收购所需要事先申报、满足条件并事后报告以及事后报告的目标上市公司清单,其中有518家属于核心行业。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将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供应链的可控能力。

建立供应链国际互补机制——除了加强重点国际合作对象东盟之外,日本还寻求与更多国家及地区的合作,2021年就曾与澳大利亚、印度共同发表了“供应链强韧化倡议(SCRI)”。

l 中国:先发布局,“五个持续”推进

早在中美贸易战硝烟未起之时,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各地也积极响应。不少城市也都推出了2-5年的行动规划,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强链、补链、固链”建设,2018年,上海提出了“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湖南、浙江等地积极探索“链长制”,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赢得先机。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各省份出台的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数量 (图片由吕越教授团队通过公开资料整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出于对安全性、稳定性的忧虑,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供应链回迁,进一步降低产业链供应链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在此背景下,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把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我国政府提出的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政策思路和重大举措,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可控能力。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创新、增强韧性、金融支持、扩大合作开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

建设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体系——农产品、新兴产业。

培育“链主”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保链稳链工作,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持续补齐短板弱项,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突破基础领域短板弱项;持续锻造长板优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锻长板,在培育新兴产业链中育长板;持续破除瓶颈制约,着力解决汽车等制造业领域芯片短缺问题;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用好各类多边机制;持续强化风险防范,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持续”。

(三)

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挑战

焉知非福

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对中国既有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地位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一旦重构朝着发达国家意欲引领的方向发展,不仅会给中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严重的安全和稳定隐患,而且还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外。

从另一方面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也有日渐增多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目标国,从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重要挑战和新的战略机遇。

首先,虽然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有可能使中国被排除在某些区域价值链之外,但中国可以以区域价值链为切入点,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RCEP实施、积极加入CPTPP等适应和引领区域价值链,进而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价值链中针对性产业链供应链的“链主”企业,通过在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突破发达国家将中国制约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环节的产业链供应链“低端锁定”路径。

2019年5月,大洋彼岸的一纸行政命令将华为和70余家附属子公司加入实体清单,掀起了美国对华为的第一轮制裁。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最新修改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中要求全球任何厂商只要使用了美国的技术或设备,在向华为提供半导体芯片时,都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这就意味着,任何与华为有合作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都将被美国纳入监管之下。

华为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技术标准被步步紧逼,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哈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华为自此借哈勃投资开始了漫长的供应链自救。华为哈勃的半导体投资链条覆盖软件、材料、设备、设计和封测等环节,其对各公司的战略投资有时也以“订单“为系带,即华为把投资的公司当做自己的供应商,以支撑其产业链供应链。2020年10月26日,华为哈勃投资与马来西亚半导体测试设备厂商JF Technology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杰冯测试。

2020年12月,印尼与华为达成了一份合作协议,宣布将利用华为的云服务和5G等数字技术,合作开发5G技术及培养人才。按照双方的计划,预计华为将运用自身内部技术为印尼培训10万名员工。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目前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对于中国企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培育以我为主的链条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

其次,在产业链供应链更加本土化和短链化的趋势下,倒逼我国企业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威胁,力争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之一,大疆几乎占据全球约70%的商用无人机市场,剩下30%的市场份额则由法国企业Parrot和美国3D Robotics等其他竞争对手瓜分。2020年12月,美国正式将大疆列入“实体名单”,这也意味着大疆很难从美国购买到需要的产品和技术。不过大疆具有其他无人机品牌难以在短时间复制和替代的核心技术。

首先是飞控智能化和低功耗,其次是高度集成的整合度,无人机能拆开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大疆自主研发,底层代码都是自主研发,同时大疆拥有全球领先的无人机研发团队,触角伸到高校,无论从专利还是研究方法,大部分无人机公司都很难绕开大疆。

再次,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虽然发达国家可能借助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制约中国,但中国也可把握数字时代的机遇利用数字智能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现自我发展。

2022年5月26日,知名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了2022年全球供应链25强最新排名,联想集团第8次入选,位居第九,排名较去年提升7位,成为中国、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Gartner在评选报告中表示,全球供应链的困难正在加速驱动联想集团的智能化转型,而联想集团在改善客户体验、建立庞大的全球性网络、加强供应链韧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联想集团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打造更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更短的交付时间和更严密的服务体系。联想集团致力于在零部件和供应商方面实现更大的通用性、建立高度协作,并利用供应链生态和大数据帮助业务决策等。2021年年初,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自主开发的第三代自动化包装线“凤凰线”正式投用,可以根据不同市场、不同机型,对包装工艺进行自由组合适配,实现柔性生产,产量由每小时300台提高到500台,每7秒就有一台成品产出交付。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还应用了智能搬运机器人,实时联动自主开发的AGV中控系统,实现了机器人智能化调度、无纸化料箱绑定入库、物料自动上下架等智能物流应用。2021年,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总产值达525.76亿元,成为武汉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首个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项目。2022年以来,疫情的反复,凸显了联想供应链的韧性。联想集团部署了包括柔性生产工艺、边缘计算辅助、智慧园区、数字化员工管理系统等系统,在中国的三大主要工厂联宝科技、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和联想深圳智能制造工厂都保持了满负荷、安全的运转。2022年一季度,联宝科技产值增长了24%,出口增长了32%,实现逆势增长。武汉产业基地产值和出口也都取得了双位数增长。

可见,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趋势下,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还可以借此实现自我发展。

最后,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发展趋势将为我国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设置更高门槛,同时也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寻求跃升带来了机遇。近年来,我国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初现端倪,“贸易碳逆差”正在逐渐缩小。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车企纷纷发布了碳中和时间表,并对供应链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设定了明确的去碳目标。以长城汽车为例,其对车辆车身材料的选择,此前会衡量成本、消费者感受等因素,现在则将碳排放纳入开发体系的考量指标。此外,长城汽车还通过回收报废汽车、废旧零部件等措施,单车生产能耗较2017年减少了22%。

(四)

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企业如何拥抱未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无阻和有效促进,这要求我们建立起一个安全、循环、通畅、协调的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是构成产业链供应链的“螺丝”和“铆钉”,不同企业构成了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支点。只有充分发挥支点的力量,才能建成拥有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企业发展“向上”,产业链供应链才能突破“向上”。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跨国大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因此,研究如何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必须要深入到企业内部,从企业的案例去探究企业在这方面的新探索。

我们将以8次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的联想集团作为研究案例,对企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方向提供探索和思考。联想集团一直致力于通过自研的先进技术推动自身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供应链智能决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入调研发现,联想集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增加研发投入,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自主创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据联想此前的招股书显示,联想集团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以及120.38亿元,连续三年达到百亿规模。今年4月6日,在联想集团2022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至2023财年结束,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未来五年,研发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大规模研发投入助力创新,一方面产出丰硕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推进联想供应链持续创新。

先说丰硕创新成果。截至2021年3月31日,联想集团共拥有21658项已授权专利。其中5G标准必要专利数超过1800件。在IFI发布的最新全球专利250强榜单中,联想集团位列全球第42位。2021年,全球性能最强的500台高性能计算机榜单上,联想集团共有180台上榜,独占36%的份额,是联想集团第8次蝉联制造商份额第一。2021年11月,《时代》周刊评选出“2021年的100项最佳发明”榜单,联想集团推出的Think Reality A3增强现实智能眼镜与Think Book Plus二代双屏笔记本电脑两款产品榜上有名,与新冠疫苗、Boom XB-1超音速客机原型机、英伟达Omniverse AI引擎等一同入选。

再说供应链创新。2021年7月13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8单位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10个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业,联想集团凭借其供应链在“全球资源、本地交付和卓越运营”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智能、韧性供应链的打造,从266家试点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联想建立了供应链智能控制塔,这是联想集团为打通全球供应链建立的一体化平台,其覆盖整个产品供求链条,即从需求-订单-库存,到采购-制造-物流,也包括质量-商流的全程管理。它为联想全球供应链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端到端的整体可见性、近乎实时的大数据运营分析,并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运营重点问题的决策建议和仿真模拟,辅助供应链管理者做出决策,不仅能完全打通联想与供应商的业务,缩短决策时间、提升效率,还能提升交互率,减低库存水平,降低制造与物流成本。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企业破局路在何方?

联想智慧服务供应链解决方案界面

第二,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除了上文说的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联想集团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智能标杆产线“哪吒线”和“水星线”,将大数据、工业IoT、AI等创新技术和生产制造有机集合,并实现了5G局部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行业领先。在此条件下,合肥联宝工厂4小时内可调取2000多种电脑部件,形成全球数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不仅满足复杂调配需求,订单达成效率也比业界标准快15%。而在疫情期间,全球性的供应链中断,生产停滞,但得益于智能供应链提供的有力保障,2020年4月联想集团包括合肥、武汉等在内的国内生产基地即实现满产运营。

第三,推进生产绿色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与绿色化融合。

当前,绿色化、低碳化已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升级的战略方向。联想在合肥与武汉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利用创新技术开发和设计优质环保型产品,自2017年起,联想在全球PC行业中率先推出LTS低温锡膏焊接工艺技术,将焊接温度从255摄氏度下降至17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吨。此外,联想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带、胶带及塑料薄膜,在产品外包装使用由竹子及甘蔗纤维制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装。通过积极参与国内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联想及其生产厂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在2019年成为首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实现了绿色制造大满贯。

同时,随着近年来客户采购中日益增长的环境影响透明度需求增加,联想已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推出了碳补偿服务,不仅实现联想自身产品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同时也保障客户能够获得更好体验,客户可以通过购买联想产品实现自身的碳中和。2020年联想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通过优化生产、运营、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2019/20财年运营过程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92%,超额完成设定目标,同时力争到205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联想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领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低碳转型,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贡献力量。

第四,发挥“链主”企业角色,引领支撑产业链供应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在如今全球迎来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调整战略机遇、国内国际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而“链主”企业是具备产业上中下游核心凝聚力的企业,集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供需环节,其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引领作用。因此,要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带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链主”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形成更多比较优势,才能确保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联想集团长期深耕智能制造,以自身产业基地为中心已成功打造了产业集群,是产业中领先的“链主”企业,其积极探索发挥大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引领支撑作用。在联想供应产业链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共35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单项产品冠军7家。

联想位于安徽合肥的制造基地联宝科技,自2011年落地安徽后即通过长期战略合作等方式,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吸引70余家上下游合作伙伴落户在合肥及周边共同发展;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作为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端”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在汉投资近100亿,带动的外贸进出口额每年超过25亿美元。

在资金支持层面,通过集团旗下联想创投,联想已成功投资超200家优秀科技企业,其中10余家成功上市,近40家成为细分领域独角兽。联想创投紧随国家自主可控及创新驱动战略,投资了寒武纪、比亚迪半导体、思特威等20余家芯片半导体公司。此外,数码大方、云迹科技、杰华特等10余家被投企业纷纷上榜国家级、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

此外,联想通过智能化转型赋能带领上下游共同升级。为了实现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联想自主研发了“联想大脑”供应链移动平台。它承担了运营中心、管理中心、决策中心三大功能,并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大脑”可以实现360度可视化,让联想、供应商、客户都能清晰地获取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其次,该平台可以进行风险预警,包括提前预知风险、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分析客户满意度及大数据分析等。此外,在预警功能的基础上,平台还能自动触发智能事件管理,辅助人工决策。“联想大脑”集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让联想的数字化能力能够在自有工厂充分实践,助推自身智能变革。

联想在利用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自有工厂智能制造建设的同时,联想也将这些技术和经验赋能给行业。如今,行业智能化变革不仅需要信息技术,而是需要包括物联网设备、ICT基础设施和智能应用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以及包含顾问、建设和实施、运维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即“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新IT”就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而联想作为全球少有的新IT全要素服务厂商,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有的放矢,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及效益。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实施主体,没有企业强,产业链供应链强无从谈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重构与调整,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供应链上的多维布局将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各环节的协同效益,破解“堵点”、“卡点”,也有利于打通生产和消费的环节,促进供需匹配,优化配置,联合供应链上下游,共同通过供应链提高效率、改善效益。这势必会成为制造业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