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921455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5 浏览次数:4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匠心聚,百业兴。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伟大精神的诞生,必然要以伟大的实践作为现实土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血与火的革命中、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意气风发的改革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甚至不畏牺牲的工匠,促使具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工匠精神应运而生。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目前,我省高技能人才达470万人,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我省先后有7名职工被授予全国“最美职工”荣誉称号,居全国首位,他们大多数是奋战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大国工匠。但是,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还有较大差距,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超过1.5∶1,高级技工这一比率超过2∶1,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迫切需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队伍建设。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底盘,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则是确保底盘稳固的重要螺丝钉。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应该在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强化价值导向,厚植工匠文化。工匠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和制造强省建设的内生动力,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要深刻认识到,没有一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队伍,产品设计再新颖、企业理念再先进也难以落实到工艺和产品上。要积极发展锐意创新、崇尚技术的企业文化,引导高技能人才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大胆突破、解决难题。要设立“江苏工匠日”,普遍建立城市工匠广场,举办好江苏工匠、“最美职工”评选活动,使技能人才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和尊重,真正打破“蓝领”比“白领”低人一等的观念,扭转年轻人不愿意到制造企业工作的倾向。

优化职业培训,夯实人力基础。加大对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之一。要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跟普通教育并行的另外一条人才培养轨道,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市场化的培训服务,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急需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探索建立政府财政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付费的多元投入机制,提升培训供给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的机制。要依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订单式、套餐制培训,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深度融合基地,有效提高培训质量。

细化政策保障,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畅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铺就人生出彩的“星光大道”。在现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职业技能等级基础上,补设学徒工,试点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使技能人才进入“八级工”时代。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衡量职工技能水平的重要依据,将以学历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模式改变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的互通互认,使技术工人有像白领一样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企业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并行设置、层级互相对照,以提高岗位吸引力。推动企业将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保障技能人才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