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839546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市场分析正文

欧洲终于醒悟:在能源危机后,我们的制造业都被美国“吸收”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9 浏览次数:388

据悉,在三天前俄罗斯通往德国的两条“北溪”能源管道先后出现泄漏,欧洲天然气市场在一天内价格飙升20%;引发气价上涨的关键原因是:很多国家意识到现在即使俄方同意送气,他们可能也无法收到了。而且目前正好“卡”在年末,到了很多企业要签订明年的能源账单的阶段;在当前“五倍气价”和高电价的加持下,不少公司都开始选择放弃在欧洲的业务,另谋一条新出路。

四天前,德媒《商报》报道了欧洲企业大量外流的现状。报道指出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钢铁、化肥、化工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其中德国化肥行业70%的产能都已经“不复存在”。欧洲其他国家情况也不容乐观,国际知名的企业米塔尔公司、弓箭公司、Nyrstar已经处于倒闭或半倒闭状态,这造成全欧洲一半的铝和锌生产停摆;现在企业无法支付高昂的能源成本,选择只保留部分必要的生产线,欧元区制造业、服务业PMI已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亚于是一场经济危机。

跟踪报道认为欧洲企业寻找的“出路”基本都在大洋对面的美国。欧洲企业看中美国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美国虽然物价通胀指数高涨,但能源价格基本比较稳定,美方很多能源都能自产,符合这些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二是在雇工问题上美国国内可以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他们对劳工权利及生产安全和环境要求也不高,还为了“欢迎”欧洲的企业转移出台很多雇工补贴、税收减免的政策,在这种趋势下大量公司开始在美国建立分厂转移业务,甚至是“举家搬迁”。

美媒《华尔街日报》也不否认,在本月下旬发布的一篇文章上表示欧洲的制造业流向美国本来就是一种趋势,他们还列出一份很长的名单,上面显示一些欧洲大厂迁往美国的记录;在美媒的眼中,这是“欧美正常竞争”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现在欧洲遇到了危机,包括难以解决的供应链问题导致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美方“恰好”又在此时颁布了大量激励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政策,使得该进程得到加速。《华尔街日报》自信这是双赢的体现,为美国创造了就业岗位和税收,而欧洲企业又赚到了利润,只是“可能会给欧洲留下永久的伤痕”。

值得一提的还有,欧洲《现代外交》的报道就颇有些“醒悟”的意思了,这篇名为《美国是如何破坏欧洲的》的文章中,欧洲经济专家福斯特抱怨制造业大量外流,唯一的结果就是欧洲将陷入越来越落后的窘境;他还不点名地指责称,美方一直在刻意地“吸收”欧洲的经济,当然一直有欧洲政客在从中配合,他们以“自我衰退”让美国越来越繁荣;对此有评论称,按照这次对俄制裁事件欧盟领导人和欧洲政客做的事情,称其为“自残”一点不为过,他们还亲手将自己的工业体系破坏得一干二净;很奇怪的是这些政客代表的似乎不是欧洲的利益,那到底是谁的利益?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