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3114898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7 浏览次数:420

两会过去快一个月了,涟漪还在激荡。

人们对两会的关注不难理解,一年中很多关乎所有人的大事,都在这几天定下调子,我们也可以从中大致窥见未来的方向。

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里边就藏着很多趋势——

5.5%的经济增速、3%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双碳工作有序推进、鼓励生育继续加码、房地产仍然是支柱行业……

在这一连串的重磅文字中,有两行最吸引我——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过去几年,我们在核心科技领域频频被“卡脖子”。政府工作报告里掷地有声的这两句话,给所有中国企业吹响了号角。

核心制造业的创新,是我们强大的根基。欣慰的是,不少企业沿着这条路走了多年,已经能担起重任了。

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就有一家这样的企业。

1

创新

在高端制造领域,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种创新力,很大程度反映在研发上。

2018年,国家发改委曾公布了一份榜单,名为《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名企业》。在这个名单中,迈瑞是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

几年过去,根据最新的三季报,截至2021年9月30日,迈瑞共计申请专利6850 件,其中发明专利4864件;共计授权专利335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09件。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这些专利可不是束之高阁的花架子,因为专利上的积累,迈瑞至少创造了医疗器械行业22个中国第一:

第一台血氧饱和监护仪、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自动黑白超声、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数字彩超……

这些沉甸甸的专利,从何而来?答案正是研发。

时至今日,迈瑞医疗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九大研发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汉(在建)、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和美国西雅图。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从人员数量来看,据迈瑞公告,2017年底至2020年底,迈瑞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764名、2258名、2508名、3070名,分别占公司当期员工总数的21.20%、24.45%、25.54%、25.94%。

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迈瑞研发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33%、12.06%、10.13%、10.33%、9.96%、9.97%,比重年均在10%左右。

这个研发投入占比,在医疗器械行业遥遥领先。要知道,全球排名前50的医疗器械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才占营收额的7%。

苦练基本功之外,迈瑞的研发版图,还有并购的辅助。

2021年,迈瑞收购了芬兰海肽生物(HyTest)及其下属子公司100%股权。HyTest是全球顶尖的专业IVD上游原料供应商,在专业原料厂家当中排名数一数二。这笔收购之后,迈瑞不仅能补齐核心原料研发生产能力,还能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为公司IVD业务的海外拓展奠定基础。

回看近10年,迈瑞医疗已进行多起收购,涉及IVD、监护、内镜、骨科等产品线,延伸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迈瑞医疗并购历程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系列的投资并购是迈瑞产品线拓展、市场扩张的重要因素。

例如2013年,迈瑞医疗就宣布与美国ZONARE医疗系统集团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ZONARE。在这次收购的三年之后,迈瑞医疗推出高端彩超产品Resona7,并在数量上,迅速做到了国内彩超市占率第一。

自研和并购再吸收相辅相成,迈瑞的研发效率大大提高。这也为迈瑞走向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2

生态

很少有人注意到,作为一个高端制造领域,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医疗器械都是中国人难言的伤痛。

CT、高性能彩超、MRI……这些医疗器械设备,集中了世界医疗领域最新的科技。但长时间以来,我国在这些领域缺乏核心技术、设备依赖进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些关乎每一个中国人健康和生命的设备,一度被外国人“卡着脖子”。

在这个行业,国产制造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产品力。

这一点,迈瑞从一开始就抓准了。在公司创立初期,迈瑞就确定了走自主研发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几十年来,内生和外延并重、从单一产品到多产品线、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在核心的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迈瑞已经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图源迈瑞医疗官网

对医疗器械行业来说,完整的产品体系意味着可以进行生态的构筑。一整套的产品搭配,可以让医疗诊断更加流畅、迅速。

这一点,看苹果就知道了,从手机、平板、电脑,到耳机、音响、手表,苹果完整的产品线,构筑起了其独有的电子生态,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壁垒。

国产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要从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突围,拥有构筑生态的能力至关重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整个行业呈现小、散、乱、杂的局面——

我国有超过18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90%以上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在众多小企业竞争的局面下,价格战盛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小公司在价格战中也耗费了过多资源,导致没有动力做创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迈瑞医疗大胆尝试,自建体系。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为迈瑞医疗带来了集群效应,也让迈瑞医疗的单个获客成本远远低于同行。

换言之,当谈下一个院方客户时,迈瑞医疗不仅可以为对方提供一整套的医疗器械,还能提供IT信息化方案,由于都是迈瑞自家研发制造的产品,产品间的协同性与契合度大大增强;而且,迈瑞还能提供一整套的售后服务。无形之中,迈瑞就构筑了一个强大的行业供应体系。

目前,迈瑞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更是覆盖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使用迈瑞设备的美国顶尖医院(部分)

3

底气

210亿元,同比增长27%——

这是迈瑞医疗在2020年的营收和增长率。对于一家成立30年的医疗器械公司来说,这个增长放到全球都是非常罕见的。

回看2006至2020年,15年间迈瑞医疗的收入复合增速保持约20%;最近的2021年三季度,迈瑞医疗的营收同比增长也达到21%。在收入体量逐步增加,已经达到国内第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高增长,极为不易。

面对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企业,也有人产生疑问。2月11日,在迈瑞医疗公布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就有人提问:

在员工持股计划中,制定未来三年利润20%增长的考核指标,底气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笔者也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增长来源。

其一,医疗新基建。

在目睹了疫情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冲击之后,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国,一个现实是,在绝大多数地区,我们的医疗资源依然非常匮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统计期内,全国共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也就是说:

每十万人不足一家公立医院。

更进一步来看,中国人均 ICU床位数是德国的1/5、ICU床位数占医院的比重是美国的 1/9,人均医疗器械规模是美国的 1/7。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鉴于这种情况,上海、福建、云南、湖南、江西等多地已经在不断加大ICU病房、传染病医院、发热门诊等方面的建造力度,新一轮的医疗大基建浪潮已经涌动。

根据国联证券的测算,由此带来的医疗器械增量市场约为1500-2000亿,作为行业龙头的迈瑞医疗能在2025年前获得不少于270亿元的医疗基建订单。

其二,海外市场。

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和国际巨头相比,中国的医疗器械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0年,迈瑞收入为210.26亿元(约32亿美元),不足美敦力的十分之一,不及飞利浦的三分之一。从三大产线可及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迈瑞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还很低,仅有个位数,国际市占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但作为中国医疗器械出海的代表,迈瑞医疗还在不断突围。在某些细分领域,迈瑞已经是一个“世界级选手”。监护仪、麻醉机等产品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成为彰显全球竞争力的标杆产品。

其三,种子业务发展强劲。

过去数年,迈瑞在动物医疗、微创外科、骨科、AED四个种子业务上不断投入,已经结出了硕果。

以动物医疗为例,如今迈瑞发布的动物医疗解决方案,产品已经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等领域。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再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4

结语

两会对核心制造业的鼓励,本质上就是要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以医疗器械制造领域来说,仅化学发光领域,目前中国的市场就主要由四家跨国企业——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把持,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80%。

但在行业的不断努力下,国产替代的大潮已经到来。

以迈瑞为例,它的监护仪、麻醉机、血球分析产品已经位居全球前三。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彩超、输注泵、灯床塔、POC 超声等都是国内第一。

中国人自己的医疗器械,完全有可能替代国外的设备,不怕被卡脖子!

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根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

2021年至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此外,根据 evaluateMedTech预计,2017-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平均增长5.6%,2024年将达到5945亿美元。

制造业机会来了!中国医疗器械突围,两会早已透露重要信号

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必将诞生世界级医械公司!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