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865076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分析预测正文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1 浏览次数:546

2018年6月,美国悍然对华发动贸易战。人们的关注点瞬间聚焦在了作为导火索的芯片上。

其实中兴事件只是一个大环境的缩影,背后则是中国多年以来一直如鲠在喉的一点——技术受制。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放眼都是高科技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当今中国,为何被一块区区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所难倒?


国人在芯片上走了不少弯路,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方舟”计划的流产和“汉芯”事件。

“方舟”:从万众瞩目到黯然落幕

这也许是所有参与者都不愿回忆起的经历。

亲历者梁宁曾经叹息道:“我们搞定了领导,没有搞定用户体验,结果是溃败如山!”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2001年,倾注了倪光南团队无数心血的方舟一号横空出世,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宣称此举打破了我国长久以来“无芯”的历史。

国家非常重视“方舟”,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计委重大专项、信息产业部产业扶持基金第一时间到位。人才+资金,“方舟”看上去前途无量。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国士世无双——倪光南倪老院士

只有芯片是不够的,倪光南决心做CPU+Linux操作系统,将其打造成客户机。因为当时的背景整体不乐观,中国IT产业界一直被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所限制(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还是没变)。当时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是指芯片,魂则是指操作系统。于是,倪光南帮方舟找钱、找政府、找中芯需要的一切资源,而他本人没有从中芯获利一分钱。

他愿意付出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新的IT产业核心。

然而现实,却打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尽管有了CPU和SOS(系统级芯片),尽管政策和资金都已落实,但是,找不到客户,也没有市场。

倪光南和他的团队悲哀的发现,Intel不是做出了CPU,而是培育了一个基于CPU的开发生态系统基于核心元器件,由其他合作方生产公板,再做产品创意、做产品原型、做差异化做优化。最后才是投向市场。他们根本绕不过一项又一项的专利,一旦触及便是赔不起的商业控诉。

缺失了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倪光南团队举步维艰,这时北京科委副主任俞慈声一拍桌子:“别折腾了,在北京搞!北京就要第一个吃螃蟹!

终于有了市场,但更大的问题迎面而来:英特尔和微软,这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有了CPU,可以自己作产品。很快方舟的技术团队就发现没有配套软件可用。如果只是一块公板,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但是有太多的软件需要移植、适配、然后二次开发,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万般无奈下,俞慈声发起了“扬帆计划”:针对存在的众多问题,向全国招标。从桌面,浏览器,再到播放器,办公软件。。。一样一样的解决。就在所有人都在废寝忘食的攻克难关时,微软忽然发难了

这是圈子里轰动一时的大事件——北京政府的办公软件,把微软踢出了局。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同年,微软在中国的总裁高耀群辞职,微软开始向中国施压。这件事情甚至惊动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亲自致信微软向中国求情。包括倪光南,张效祥在内的多名院士上书邓小平,力保俞慈声。他们不会有任何好处,只想为国芯的发展留一道光。

最终事件得以解决,代价是“方舟”计划全面破产。

那年冬天,雪下的很大,也很冷。

“汉芯”事件:国产芯片发展史上最大的丑闻

“方舟”的流产,严重打击了国人自研芯片的进度,很多人都不敢再去触碰雷区。然而就在短短的两年后,一款号称国产自研的全新芯片——“汉芯一号”在上海亮相,重新燃起了人们心中的那团火。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陈进和汉芯一号

“汉芯一号”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虽然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却集成了250万个电子元件,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经过验证,国内专家一致认为这一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在一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被视为“汉芯1号”发明人的陈进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上海市科委授予其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称号,2004,陈进还被上海交大特聘为长江学者。同时,陈进还是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CEO,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交大创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就在陈进和他所谓的自研“汉芯一号”如日中天的时候,一篇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上的帖子,公开斥责陈进芯片造假。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这篇帖子声称陈进购买了摩托罗拉DSP56800E,然后雇佣农民工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然后加上“汉芯”标志“研制”而成。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全是子虚乌有。

整个芯片届顿时炸开了锅,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彻查此事,最终的结果无疑浇了国人一盆透心凉的冷水——帖子的爆料是真的,陈进涉嫌造假。

只是简单的磨掉LOGO,就宣称是自研的芯片,如此简单的造假手法居然骗过了众多专家,可谓奇耻大辱!而之前因为“汉芯”在数字模拟芯片取得突破,国内曾经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大量的国外媒体也进行了转载。到头来只是一场骗局。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上海交大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经研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虽然陈进被处理了,但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国产芯片产业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家都知道芯片产业是一个长时间投入才能取得回报的行业,“汉芯”造假之后,人们对于其他芯片公司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信任。一旦某个公司长时间没法拿出芯片成品,就会被质疑成“汉芯”。一时间芯片产业风声鹤唳,大量公司不愿因在芯片发展上进行过多投入。芯片产业进入了寒冬。

讽刺的是,陈进只不过是被解除了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的职务,并没有进一步的处罚。其至今依然活跃在芯片产业。曾有内部人士表示“如此规模的造假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也许事情的真相,我们永远也不会得知。

高端芯片为什么如此难做?

再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发展可谓举世瞩目。我们修建了摩天大楼,跨海大桥,能独立修建高铁,制造航母,还能做到世界一等一的水平。

但是对于电脑手机里面的CPU这个小小的核芯,中国目前却没办法制造。甚至坦言: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面,中国还没有掌握其核心技术。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其实不止芯片,中国仍有许多方面依旧处于劣势:高级数控机床,汽车发动机,甚至是圆珠笔尖的那个小珠子,都不能自主生产,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

再说芯片,我们现在可以生产一些低端的电路板,但这种芯片技术含量很低,可替代性强,价格也就几块钱而已。

真正难的是计算机上的高端芯片,它体积很小,但包含了非常多的集成电路和元件,内部结构极其复杂。这种东西就算把他拆开,照猫画虎也模仿不出来。因为我们不明白其构造的原理逻辑,就谈不上改良重构。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的技术红线,他们自己都锁的死死的,根本不可能和我们分享。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另外,芯片不像互联网产品注重在应用层面,它更像是一个基础的支持,可以说离开了芯片,所有计算机领域相关的东西都就得歇菜了。涉及面如此之广,在专利方面更是只能用严苛来形容。

目前,IT是一个互通互联的世界,计算机内部的各个设备模块都是独立但又相互连接的,都是遵循着一定的标准规格,若是按自己套路制造生产一个样式出来,必然不能和别的部件相互通信连接,你若按照标准和规格来制造,那么就侵犯了它的知识版权,要吃官司。

其次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路线,当下很多企业都走了贸工路线,而芯片的研发是要花费巨额的资金和精力的,说白了就是烧钱!大公司不愿意投入,小公司不敢涉及,技术人员的待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就拿方舟一号来讲,当时国家投入的资金大概有1500万,但技术人员的工资只有2000多块,这一情况至今也没有好转。面对着现如今越来越高的生存压力,许多人才不得不选择了其他岗位。

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和国外的距离,越拉越大。


这篇文章,写写停停。

我不知道自己中途抽了几根烟,心里一直不能平静。

想起最开始工作,岗位培训的时候,导师跟我们讲芯片的这些事,讲着讲着,他自己哽咽了,听的人也红了眼眶。

欣慰的是,尽管在举面八方皆困苦的情况下,仍有不少人在坚持初心。

已经80岁高龄的倪光南院士仍旧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任正非带领着华为在国际市场上杀出一片天;邓中翰的“星光中国芯”使得我国在PC图像输入、移动多媒体两大重点应用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工程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支撑他们的就是那颗赤色的“中国芯”。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总有人在黑夜中负重前行。

有人说,这黑夜,好难看。

但是你看这天,虽然黑蒙蒙的,但他亮起来之后会很美,不是吗?

在此向所有为之奋斗过,和当下正在耕耘汗水的前辈志士,赋予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