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2832899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外资讯正文

连续十八个月收缩,欧元区制造业低迷,新经济数据给欧洲经济泼冷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4 浏览次数:269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马梦阳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新年伊始,一系列数据给欧洲经济浇了一盆冷水。“欧元区去年12月制造业PMI连续第1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全年低迷收官。”路透社2日报道称,标普全球发布的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去年12月为44.4,仍明显低于50的荣枯线。分析认为,包括德、法、意、荷20个成员国的欧元区经济目前或已陷入衰退,而且看不到任何有望立即反弹的迹象。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赛勒斯·德拉鲁维亚直言,制造业持续低迷,这给整个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欧元区制造业PMI已连续第1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欧洲多国通胀高企。图为2023年下半年,德国一家连锁超市内的场景。(视觉中国)

德国正陷入“褶皱经济”

作为欧洲经济的两大支柱,德国和法国去年12月PMI同样低迷。法国12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2.1,11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2.9;德国为43.3,较前值43.1提升0.2,虽然仍处于低位,但已经是近8个月新高。

“德国之声”2日报道称,德国经济今年可能会略有增长,但目前迹象显示很可能全年保持低迷。目前不少经济学家和产业机构认为去年德国经济已经陷入停滞。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雷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正陷入“褶皱经济”,即经济方面会出现微小的起起落落,但实际上“躺平不动”。

“德国之声”分析认为,德国经济疲软的原因包括:高通胀下人们不愿消费、外部环境无法为出口提供动力、能源价格波动增加不确定性、绿色经济转型需要的投资规模太大等。

而作为欧洲另一主要经济体,英国经济也持续被阴云笼罩。路透社3日报道称,英国智库之一的英国董事学会最新发布的英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去年12月跌至-28,比11月的-21更为低迷。英国董事学会政策主管巴克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英国企业界人士的情绪持续低迷,高利率让英国经济很受伤,尽管通胀状况近期有所好转,但仍对企业决策产生重大消极影响。

巴克直言,2024年英国经济要实现有意义的增长,迫切需要提振措施。此前英国央行连续14次提高基准利率,目前已达5.25%的高位。

“美国正在获胜,但欧洲正在失败”

欧盟国家在过去一年面临严峻挑战:通胀高企、利率上升、经济放缓。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欧盟和欧元区的通胀率远高于欧洲央行2%的中期目标,尽管欧元区全年通胀率逐渐下降,但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导致需求急剧下降,欧洲经济停滞。

为应对通胀,自2022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开启史上“最激进”货币紧缩周期,连续10次加息。随着近期欧元区通胀率降至两年多来新低,欧洲央行停止了加息步伐。

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降息时点可能滞后于此前市场预期。同时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加息带来的大部分影响可能会在2024年继续存在。

德国未来研究所2日在报道中写道,尽管印度、中国和美国等国已恢复经济增长,但欧洲,尤其是德国经济似乎陷入了停滞。该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洲经济仍然非常依赖美国。在全球博弈中,美国正在获胜,但欧洲正在失败。欧洲能源禁令和诸多监管阻碍了创新与增长,这进一步增加了欧洲经济对美国单方面的依赖性。欧洲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重塑自己,并依靠一个核心特征来实现这一目标:高质量的全球化。

俄乌冲突后,美国逐渐成为欧洲主要能源供应国。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美国对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双双位居欧盟第一位。德国媒体报道,欧洲能源价格飙升,是推高通胀的主要因素。此外,德国、英国今年以来希望通过补贴政策力促制造业回流,然而美国通过其《通胀削减法》《芯片和科学法》等给欧洲国家造成产业外迁压力,令欧洲面临“去工业化风险”。

中国就像欧洲企业的“锻炼中心”

“欧洲企业没有离开中国市场。”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德语版近日在报道中援引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延斯·埃斯克隆的话表示,欧洲企业并不急于退出。相反,大多数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尽管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需求疲软和地缘政治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一些企业考虑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将业务转移到中国境外的现象仍然很少。

埃斯克隆在采访中说:“中国是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不在中国开展业务,企业基本上就无法在全球拥有重要的影响力。”他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吸引外资企业的独特优势,因为其拥有巨大的市场、显著的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

延斯·埃斯克隆打比方说:“中国就像是欧洲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锻炼中心’,因为你必须努力才能与技术进步的中国公司竞争,并向市场提供最好、最新的技术。”

去年,大众、空客、奔驰等众多欧洲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之间在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国的市场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都是吸引欧洲企业来华开展业务的重要优势。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欧贸易额增长近9倍,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产品中像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组件等绿色产品贸易正在快速增长。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